网络效应

网络效应是互联网创业者每天都会聊的词,但是大部分人都不是特别清楚到底什么才是网络效应。这通常会让理解一些公司的商业模式变得困难,例如微信和滴滴哪个才更有网络效应,视频网站到底有没有网络效应。这几天受 Youtube 上 YCombinator 频道的指导,我逐渐理解了网络效应比较精确的含义。

什么是网络效应?

先来给出网络效应的定义。

先说什么是网络呢?网络由很多节点互相连接构成,每个节点可以是一台机器( 例如 Internet ),也可以是一个人(微信,Facebook 等社交网络),也可以是其他很多类东西。网络的价值跟网络上节点数量的平方成正比,网络效应指的是,新节点的加入会让网络更强大,会让老节点获得更多的价值。例如,如果微信上只有一个用户,那么我跟谁联系呢?而微信上我的好朋友,业务伙伴越多,那么微信的价值就越大。

评判一个 App 是否有网络效应有两个明确标准,创立成本和退出成本。创立成本指的是如果竞争对手要创立一个竞争网络,需要花费多少成本。例如,一个社交应用要跟微信竞争,成本当然会很高。第二个退出成本是指用户,或者说是网络上的节点要退出网络,要付出的成本。例如,如果我突然不用微信了,那么我的那些好友联系起来就都变得很不方便了,成本显然很大。

但是要注意,不是所有有助于公司形成垄断的特征都是网络效应。首先,病毒性不是网络效应。有网络效应的 App 通常病毒性传播能力很强,但是反之,病毒性很强的的 App 却不一定有网络效应。只要你的产品远远好于市场同类产品,就能通过口口相传很快占领市场,例如当年的 iPhone 。但是作为一个硬件产品,iPhone 本身是没有网络效应的。如果一个人不使用 iPhone 了,改成用安卓,通常并没有太多不方便。另外,规模效应有的时候也比较容易跟网络效应混为一谈,但是其实二者是不同的。举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例子,滴滴和优步这样的网约车平台有没有网络效应呢?乍一看是有的,在腾飞阶段,平台上的司机越多,乘客就能越快的打到车,就会越吸引更多的乘客进来。如果把司机和乘客都当做网络上的节点,那么滴滴是满足网络的基本定义的,新节点的加入的确可以增进老节点的价值。但是,实际上网约车并不是真正的网络效应,用之前提到的评判网络效应的标准很容易就能做出判断。滴滴的乘客和乘客之间,其实没有实质性的联系,司机和乘客之间,互动也只是发生在一小段时间内,然后联系就断了。这就使得,节点退出网络没有太多损失,乘客或者司机都可以同时安装多个网约车应用,随时切换。但是,为何在中国滴滴却形成了垄断呢?其实靠的是规模效应。例如,滴滴网络越大,App 上车越多,不管是车主还是乘客的等待时间都越短,这样,司机每天可以多赚钱,乘客降低了等待的时间成本,显然这些是满足规模效应的特征的。

对于什么是网络效应,通过上面的论述,应该可以看得比较清楚了。

网络效应的恐怖力量

企业构建垄断壁垒通常可以通过网络效应,品牌效应,规模效应,专利壁垒等多种方式,但是网上的一个说法提到,网络效应是形成垄断的最强的驱动力,贡献值占到70%。

没有网络效应 App ,例如淘宝和滴滴,即使规模已经很大了,竞争者,例如拼多多,京东和美团打车,通过一些非颠覆式创新或者低价竞争,也相对容易进来。而类似微信和 Facebook 这样的有网络效应的 App ,只要占据了垄断地位,容易长期保持一家独大的,除非有下一代颠覆性技术诞生。

所以,企业想持续占领市场,强化自己的网络效应,显然是一个好思路。

如何打造网络效应?

那么创业公司该如何努力去强化自己产品的网络效应呢?

主要的思路就是强化节点间的连接强度。App 终究是工具,网络效应通常是基于人和人之间的连接,如果一款 App 能够强化人和人之间联系,那么这个 App 天然的网络效应就很强。社交类应用,例如微信和 Facebook ,都是非常明显的例子。微信主打的是即时通讯,张小龙的”用完即走“的思路就是要保证用户联系朋友的效率,而非如何用微信挣钱,这样就形成很强的网络。Facebook 主打状态分享,要保证的是,A 用户分享的内容 B 用户要真的感兴趣,或者说网络连接的牢固程度和用户之间是否有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有关系,这里经常被引用的一个故事是,Facebook 诞生之初,并没有急于拓展到其他院校,而是在哈佛大学内努力做到相对大的占有率,因为同校的学生,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肯定是比较容易找到的,构建明确的社区文化也是强化节点之间连接的有效方式。

做到始终关注网络效应并不容易。以视频网站为例,强调网络效应,意味着尊重每一个播主,把上传功能做好,同时努力形成社区文化,让用户可以充分互动。比较好的例子是 B 站,而反面的例子是爱奇艺和优酷,前者注重网络效应,而后二者则逐渐变成了视频平台,通过购买大量影视剧来获得访问量,实际上走的是规模效应的思路。Youtube 是个非常成功的例子,上面既可以看影视剧,对播主也重复尊重,互动性非常好,可以说网络效应和规模效应都发挥出来了。

也可以说,关注网络效应,就是要把用户当成网络的主人,让他们更积极的参与网络建设网络,而不是把用户当成顾客,只想着怎么从他们身上赚钱。

总结

总结一下,并不是形成了网络,就有了网络效应。网络效应要同时满足这样几点:

另外,规模效应不一定能够带来强大的网络效应,用户粘性更高的公司应该更关注网络效应。

参考: